学院概况

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前身为1978年建立的电子计算机专业, 1995年学校院系调整,成立作为学校十大学院之一的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随着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发展,2009年组建新的计算机与信息学院,2023年机构调整之后更名为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学院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软件工程系、计算机基础教学部、计算机与软件实验中心、水利大数据研究所、领域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云计算与软件新技术研究所、分布式计算与系统等研究所。现拥有水利部水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江苏省水灾害监控与决策支持系统工程中心、江苏省海洋监测设备与数据处理工程中心、江苏省信创实验室、工信部“工业与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水利部智慧水利人才培养基地等省部级平台。

学院通过长期建设与发展,形成了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及水信息学二级博士点、人工智能交叉博士点为主体的、完整的信息学科群,同时建设了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二级学科硕士点,以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软件工程领域、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3个工程硕士点。学科和机构调整之后,学院现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点。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96年被评为水利部重点学科,该学科梯队2002年被评为江苏省普通高校“青蓝工程”优秀学科梯队,2017年计算机科学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并持续进位,2021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获批江苏省重点学科;软件工程学科2012年被评为一级学科“十二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014年以来连续两期入选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2022年以“优秀”通过三期验收。

学院先后建设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人工智能6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被评为江苏省省级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通信工程专业2008年被评为江苏省精品专业,2010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计算机专业类2012年成功入选江苏省“十二五”高校重点专业;电子信息工程专业2012年入选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计算机基础实验中心2009年被评为江苏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构调整之后,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两个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0人,博士生导师11人。其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水利部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高等学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省部级以上人才计划的教师20多名,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科团队1个,江苏省教科系统工人先锋号创新团队1个。

学院始终坚持“强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以培养高水平人才为目标,建立了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完整培养体系。目前在校本科生1100余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60余人,博士研究生130余人。学院致力于加强本科生、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每年均有上百人次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竞赛奖项。在“2012-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计算机类竞赛状态数据”中位列前3%A,在同档次高校中获奖数位列江苏省第2,位列全国前20强,超越了全国97%以上的高校。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已成为我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以及电子信息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成为我国水利领域与信息领域跨学科交叉研究与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引领者,被誉为我国水利信息化人才培养的摇篮,输出了水利部、七大流域机构及省水利厅2/3以上的信息部门主要负责人等一大批业界精英,是华为、国家电网等头部企业的人才基地。

科学研究上,学院面向国家与行业重大需求,先后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973”、“863”等在内的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主持和参与多项水利行业重点项目,如三峡工程、数字黄河工程、国家防汛指挥系统等重大水利水电建设项目。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重要奖项。学院牵头负责水利部十大科技问题之“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水利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在大数据驱动的洪水预报、流域数字孪生建模、水利工程安全智能监测与故障诊断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研发了全国首个水利云平台、首套大数据驱动的洪水预报系统;首创水利知识图谱体系,取得领域数据共享突破;研制自主可控软件平台,助力平台架构国产跨越。以上技术在南水北调等国家重大工程和长江大保护等重大战略中得到业务化应用,为我国大型水利信息化系统的自主创新与安全可控做出突出贡献。

在社会服务上,学院作为国家水利信息化建设的高端智库,牵头编制“十一五”至“十四五”《全国水利信息化发展规划》,制定水利行业信息化标准、规范等35项,承担23 项国家、流域、省水利信息化专项规划的编制,全面服务国家重点水利信息化项目的设计与技术咨询,规范了水利信息化项目的建设,保证了全国水利信息化建设的规范性和整体性。主办或承办了水利信息化技术、水利新技术、智慧水利国际高峰等论坛。开展了101 期河长制培训班,累计培训省、市、县各级河湖长超2.5 万人,有力地推动了以河长制为代表的行业重点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