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12日,以“数字孪生赋能新质生产力 构建产业新生态”为主题的“2025(第十三届)中国水利信息化技术交流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成功举办。为助力提升各地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者的业务管理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期举办“数字孪生水利技术应用培训班”。
本次会议由河海大学联合浙江省水利学会、上海市水利学会、江苏省水利学会、安徽省水利学会和江西省水利学会共同主办,山东浪潮智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淳安县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水利水电局)协办,水利部水利大数据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河海大学期刊部、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编委会、《水资源保护》编委会、《水利水电科技进展》编委会、北京沃特咨询有限公司和北京大乾东方教育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水利系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优秀论文作者,以及相关设备技术持有的企事业单位代表24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
安徽省水利学会徐维国理事长、江西水利学会杨丕龙理事长、河海大学原副校长朱跃龙教授、、江苏水利学会陈静副理事长、上海水利学会徐贵泉秘书长、出席了本次会议。中国水利学会段虹秘书长、河海大学陈达副校长、浙江省水利学会陈韻俊副理事长、淳安县千岛湖生态综合保护局(水利水电局)党委书记汪仁发局长分别致辞,开幕式由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刘凡副院长(主持工作)主持。
开幕式后,大会进入优秀论文颁奖环节,由河海大学期刊部总编彭桃英编审主持。本次征文共评选出一等奖10篇,二等奖15篇,三等奖20篇,优秀奖30篇。
会议特邀报告环节由河海大学原副校长朱跃龙教授主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浩以“数字孪生水利关键技术与实践”为题,强调了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必要性,介绍了数字孪生水利的核心——水利专业模型,分享了典型应用案例,并且对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发展提出了进一步的思考与展望。
水利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倪伟新以“数字孪生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构建”为题,根据水利部于2024年发布的新版水利技术标准体系表,介绍了该体系表的核心内容,重点阐述了若干典型标准,并概述了部分在编标准的最新进展情况。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师/首席信息官吴张建以“中国电建水利水电数字孪生研究与实践”为题,聚焦中国电建在数字孪生水利业务的探索实施,打造了多个示范项目,并基于对多个数字孪生水利业务的实践总结,提出了智慧水利的发展方向。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原总工程师陈智以“三道防线构建高洪测流关键技术研究”为题, 阐述了“三道防线”的概念及意义,通过分析洪水灾害的现状,强调了构建完善的防洪体系的必要性,在未来必须要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实现水文现代化和“三道防线”的系统集成。
河海大学原副校长朱跃龙教授以“大模型技术及其水利应用”为题,详尽阐述了大模型的发展历程及其深远意义,深入介绍了大模型的核心技术,并探讨了在探索过程中所遭遇的技术难题及其相应的解决方案。
会议主题报告环节由浙江省水利学会水利信息技术专委会邢云主任、河海大学期刊部孙洪广副主任主持。
河海大学冯钧教授以“大模型背景下的水利知识平台建设”为题,阐述了如何通过构建水利知识平台,利用知识图谱强化、领域微调及通专协同等手段实现领域知识与大模型的深度融合,并且给出了大模型背景下水利知识平台建设的新需求与挑战,介绍了水利知识平台建设的关键技术,并展示了相关的落地实践案例。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刘国庆以“数字孪生水利关键技术创新与智能应用”为题,以国家战略、水利行业需求为导向,数字孪生一体化机产品框架为理念,从智慧水利学科发展、智能传感设备研发、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等方面,总结了对未来以数字孪生水利为核心路径的智慧水利体系发展方向的深刻理解。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工程数字与智慧技术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许新来以“数字孪生技术在水运工程中的应用研究”为题,详细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水运工程领域的具体应用及其作用,探讨了当前市场对此技术的反应,分析了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和进展情况,并展望了数字孪生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融合应用前景。
山东浪潮智水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尹曦萌以“安澜大模型在水利行业中的实践应用”为题,系统阐释了该大模型的技术创新体系与行业应用价值,借助拖拽式可视化开发工具,高效构建流域防洪、城市水务、雨水情监测等场景的智能体,实现智能问答、告警推送、指令执行及决策调度功能,依托大模型技术,推动水利业务流程的再造与智能化升级。 河海大学胡鹤轩教授以“Deepseek水利业务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和探索”为题,介绍了Deepseek的背景、核心原理以及其在水利水务领域的应用,Deepseek能够针对水利水务业务,融合多种软件工具,生成丰富多样的内容,借助快速迭代技术和开放的协作模式,有效促进水利水务领域的智能化发展。 江西省防汛信息中心谢敏副主任以“数字孪生水利之江西实践”为题,介绍了江西水利数字化演进过程、数字孪生水利总体设计和统一支撑平台构建,分享了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成果,并对下一步深化数字孪生水利建设进行探讨。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专业总工严云杰以“数字孪生浙东区域水网建设初步实践和思考”为题,系统的介绍整个数字孪生浙东区域水网的建设过程,重点介绍数字孪生浙东区域水网建设背景、建设思路、初步成果以及体会和思考等内容,希望通过本次技术交流和分享,能为其他地方的数字孪生水网建设工作带来帮助。 安徽省(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沈超以“安徽省数字孪生小流域建设实践与思考”为题,介绍了安徽省数字孪生小流域试点项目的建设实践及其显著成效,进一步深入探讨了下一阶段数字孪生水利建设的思路,并简要概述了当前安徽省正在积极推进的数字孪生蒙洼蓄滞洪区、数字孪生梅山水库等特色示范项目中新技术探索及其应用情况。 4月12日,“数字孪生水利技术应用培训班”由河海大学终身教育学院央企教育培训中心李艳主任主持。 水利部信息中心原副主任/正高级工程师倪伟新以“数字孪生水利建设与流域数字化转型”为题,围绕智慧水利的基本逻辑、数字孪生水利的核心技术架构、人工智能的本质以及数字化转型等多个维度,阐述了数字孪生水利作为智慧水利建设的关键技术手段,流域数字化转型则是实现智慧水利的必由之路。 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师/首席信息官吴张建以“水利工程数字孪生关键技术与应用探索”为题,详细阐述了数字孪生技术的基本概念、当前发展状况及其主要应用领域。通过深入分析实际应用场景,揭示了数字孪生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广阔应用前景和显著价值。 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原副主任虞开森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为题,针对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困境及其实施路径,基于数字赋能和提质增效的数字化核心目标,深入剖析了数字水利工作的两条主线及四方面驱动力的现状基础与未来发展趋势。 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原总工程师陈智以“水利创新与新技术应用”为题,探讨了VR、AR及MR技术、区块链、5G、云计算、北斗卫星等前沿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及其典型案例。 两天17个报告,围绕数字孪生的技术的应用探索、数字转型、智能应用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专家们把自己在数字孪生水利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工作分享,必将有力推动我国智慧水利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使水利信息化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会议的最后,河海大学期刊部彭桃英总编进行了大会总结。彭主编代表主办单位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表示本次会议将进一步推动数字孪生水利技术创新与产业应用,增进各级水利部门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水利信息化相关单位业务交流与合作,持续推动中国水利向更安全、更可持续、更高效、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