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第二十九期珠峰论坛在宁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
2025-04-07
浏览次数:
10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第二十九期珠峰论坛于2025330日在南京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水利部水利大数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承办,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水灾害智能监控与决策支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海洋监测设备与数据处理工程研究中心协办。

 本次论坛主题为水利大数据与计算机视觉前沿专题研讨论坛邀请了计算机视觉相关领域的多位国内领军级专家学者做特邀报告,并积极探讨计算机视觉方面前沿技术在水利领域的应用前景。

2025330日上午,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刘凡教授主持了开幕式。河海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蒲晓东书记致开幕词,感谢大家到场参会与对论坛的大力支持,希望大家在学术交流中有所收获。

专家报告由河海大学刘凡教授主持,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徐常胜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马惠敏教授、清华大学鲁继文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晓军教授围绕论坛主题作了精彩报告。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徐常胜研究员作了题为“开放世界的多模态大模型研究与应用”的报告,该报告主要探讨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在保留不同模态数据本身特性的前提下建模多模态数据关联;二是如何在保证模型泛化性的前提下实现多模态大模型在下游任务中的跨域迁移和小样本迁移。报告分析了多模态大模型中理想的视觉系统所应具备的要素并提出了基于解耦视觉系统的多模态大模型Libra,同时也介绍了针对多模态大模型的多个泛化性保持的跨域和小样本迁移方法。

北京科技大学的马慧敏教授作了题为“不确定环境下小样本认知学习与目标”的报告,该报告围绕智能驾驶目标识别与场景理解的精度与泛化能力提升,从物理规律信息与深度生成网络结合的高质量数据生成与增强,基于视觉认知心智理论 (V-ToM)的知识与数据双向驱动认知学习,基于高置信度伪标签与协同训练框架的迁移学习三个方面介绍。马教授不仅介绍了前沿研究,还以自身经历,鼓励青年学者找准研究方向、坚持深入研究、勇攀科研珠峰。

清华大学的鲁继文教授作了题为“具身智能感知与操作”的报告,该报告介绍了具身智能感知与操作近年来的主要研究进展,包括在线场景感知、未知环境巡航、自主移动操作、轻量模型部署等方法与技术,以及在现代服务、工业制造、深海探测、低空安全等领域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趋势展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常晓军教授在线作了题为“具身智能环境理解与任务执行的协同进化机制”的报告,该报告主要介绍“视语融合”协同进化框架,通过构建视觉-语言-动作的闭环认知回路,实现具身智能体的自适应环境交互能力。

报告结束后,蒲晓东书记代表本次论坛,向专家们颁发了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授予的特邀讲者荣誉证书。

专家学术报告后,举行了青年学者服务论坛报告。论坛报告由南京理工大学舒祥波教授主持,河海大学青年学者张文逍、赵焱、袁俐新三位青年教师分别围绕各自研究方向进行了汇报。

马惠敏教授、徐迈教授、郑钰辉教授对各位汇报青年学者进行了细心指导,他们勉励青年学者要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把握最新的研究动态与国家发展需求,在自己的领域勇攀珠峰,同时,希望青年学者将个人研究与学校的水利等优势学科相结合、与行业特色相结合,面向行业、社会,解决实际问题。

四场专家报告共话水利大数据与计算机视觉前沿领域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方向,三场青年学者报告彰显出青年学者在各自领域的继续深耕与探索,充分激发了与会专家学者们的交流兴趣和热情。2025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第二十九期珠峰论坛在各位讲者嘉宾、参会人员、志愿者的大力支持下,取得圆满成功。